none.gif

c92b5c32

我觉得是下一个
毕竟以前只要有足够的天灾民怨,组织起足够的持枪屁民就有机会了。
未来可就难了

a5.gif

ffei

还是教员难一点

8.gif

雷霆重锤

我心目中5000年第一cpu 闹呢

401433.png

4430dd08

回 61楼(7ec4a52e) 的帖子

就像那个人说的,标题说的是帝国,而曹操是什么?他到死建立的是王国,他是魏王而不是魏帝,武帝这个称号是曹丕称帝后追封的。

如果赤壁之战成功了自然会是你后面所说的情况,但是赤壁之战输了,此后曹操再无南下的希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无论是曹操曹丕,在对南方作战都没讨到什么便宜,往西汉中一战有把刘备打的找不着北?还损失了从最初跟随自己的大将夏侯渊,哪来的碾压?在你的臆想里?不但没碾压而且一直处于守态,樊城之战更是打的于禁庞德一个被俘一个战死,逼得曹操都在考虑要不要迁都的事情了。

再者你不如先看看当时的政治环境?自古欲行大变革者,无论篡位、改革还是易制,往往都需要主持者有力、以及名、德这两项。

那么曹丕有吗?

论名,曹丕有文名而已,虽得后世文艺女子青睐,于当时多数人则鸡毛都不是,他除了搞过魏讽大案,其余皆是寻常,也就是在拥戴他的那帮人里算有名。

论德,更是不要提,虽然有吴质调教的伪君子作派一套套,但手下人都明白是咋回事,所以后面才需要封官许愿改选人制度来拉拢士族高门。

至于力,虽然有曹操那里继承来的军力,但带过兵的都懂,要想掌握兵马,那是需要亲自统兵建立武勋,从上到下选拔任用一批批自己人才能作到的,这方面曹丕比曹彰差得远,跟曹植比也不见得有优势。

连曹操都知道,拥戴了天子,敢称司空;打败袁氏,敢封魏郡;平定关西,敢封魏公;灭张鲁降孙权,敢当魏王。而因为后期被刘备越打越虚,所以始终也不敢跨出称帝的这一步,孙权劝他称帝,他还说孙权是要给他加孜然。

可是他这个宝贝儿子,功名德三样都短,继位9个月,就敢篡逆!

而且篡的不是司马晋、南陈、萧梁这样的矬子政权,而是功业赫赫,遗泽万载的大汉!

与一些人渲染的“曹丕代汉,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不同,当时的情况是凉州“贼”郑甘与卢水胡抗击魏军,刘备虎视眈眈,孙权隔岸观火,青州荆州“贼盗”猖獗。而曹丕的果断篡位,不光是踢走了他妹夫的问题,而且还带来更严重的一系列后果:

凉州及天下各处流传刘协被弑的消息,包括苏则、曹植在内的“自己人”也在怀疑。

已经降魏的郑甘与卢水胡再次举兵!

酒泉人苏衡与羌族大户邻戴起兵抗魏!

西平人麴光等人起兵抗魏!

鲜卑人正在复兴,蠢蠢欲动。

青州利城人杀太守徐箕,推举唐咨为首领。

青州刺史吕虔在头疼不说,荆州“贼盗”也是颇让曹丕搞不定,竟至于火烧并放弃襄阳。

本来,在曹操在世时,曹魏控制区已经连出了金祎举兵、严才举兵、魏讽案以及豫荆司三州“群盗”响应关羽等严重动摇曹魏统治的事件,多亏孙权及时干掉关羽,这才让曹操安然完成政权交接。

以上那么多,你愣是无视了是吧?果然如上面所说,无知者无畏。打下基业是一回事,但是把事实坐实是另一回事。实然和应然混淆起来无的放矢这就不对了。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826361.jpg

dadi

教员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圣杯战争我必选他

1335171.jpg

薛定谔的湖

只能说个人认为只论封建时代绝对是元朝,毕竟开局一个破碗从两宋以来云南和北方大片国土都长期被少数民族通知。有大量汉人都已经对汉民族失去了民族认同和民族归属感了,好在有朱元璋又代表汉人雄起把汉地十八省给稳住了。
总体来看那绝对是太祖了,毕竟三座大山不是空谈。

401433.png

4430dd08

回 66楼(7ec4a52e) 的帖子

那好,我就跟你杠杠所谓的“帝国”


帝国在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
在现代国际政治范畴内,也指在一个较大地理区域内、涵盖较多人口,建立有鲜明特征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体系与人文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国际政治体系,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维护这种体系的国家。
——百度百科

根据剑桥词典,英语里的“帝国”(Empire)的定义为:
A group of countries ruled by a single person, government, or country。
由某一个人、政府或者国家统治的一系列国家。

东西方对于帝国的概念的引用先在上面了,然后我们再论论曹操在世时的魏国是否属于国家概念,首先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就已经存在汉朝一个帝国朝代了,那么在这个朝代内曹操建立的魏属于附属在汉朝下的一个国中国,就像罗马帝国下的高卢王国一样,如果曹操建立的魏国是一个国家的话,请问汉朝和魏国之间是什么关系?别忘了当时曹操还是汉臣而不是魏国皇帝,他领有汉地封邑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述志令》中曹操表示食四县共计三万户实在是不大好,德行不够啊!但是江湖风波险恶,大权不能随便让人,然而封邑却可以啊!故而曹操向朝廷还了【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只食【武平万户】而已,请问这一面吃着汉朝的皇粮难道还会一面说自己建立的魏国是独立王国,这算啥逻辑?

至于魏国真要有你说的碾压,怎么不在之后马上把吴蜀吞了建立大魏王朝?反而一直在以防守的态势?真就死杠不承认自己肚子里没点墨水?

《三国志》: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臣窃料群臣无权、备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

《三国志》: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正常情况下想破吞蜀汉、东吴,怎么也得个十年八年的厚积薄发。邓艾表示两淮攒六七年的粮食,三千万斛,才够十万之众用五年,灭国之战怎么消耗也比这个大多了。然蜀汉、东吴都不是安份的主儿,你不打他,他还打你呢!谁给你时间慢慢攒?曹魏国运一共就五十年出头,大型瘟疫三次,大旱十二次,蝗灾一次,洪水十一次,大冻一次。或阖门而殪、举族而丧,动辄死以千数、万数,被破坏的经济基础都不是仓促之间就能重建好。

历史不是游戏,你以为真实历史就是你玩的三国志游戏大部分东西都给你数字化么?你哈哈个鬼,先不说淮南三叛的时候是几几年,曹操都作古多少年了你提这个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再看看你轻描淡写的所谓碾压

1、建安二十二年初,伐吴,大疫,遂退;
2、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耿纪韦晃作乱于许都,
3、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侯音作乱于宛城;
4、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侯渊殁于定军山;
5、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与刘备相持不下,退兵,刘备占据汉中并上庸等地。

一连串的【政治】与【军事】打击,再加上关羽又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邺城又有魏讽谋反,以至曹操几欲迁都。

幸亏听了司马与蒋济的话,与孙权联手,徐晃又十分给力,才消灭了关羽。

拜托以后回复请多看史书而不是在那情绪发泄,看得让人感觉像是小孩子撒气一样很幼稚的。

401433.png

4430dd08

回 66楼(7ec4a52e) 的帖子

至于樊城之战所造成的影响比你所想的大得多,再给你论论为何樊城一战打的曹操为何会有迁都的想法。

先给你介绍个常识,于禁率领了三万人马支援援曹仁,他本人也是援军主将没错,但注意他是督七军。

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汉水暴长,皆为羽所获。

意思就是这七支部队至少有七个杂号将军级别的将领在指挥,否则无法称之为“督”。只是因为他们打了败仗,跟着于禁一起被俘投降,所以才没有留下名字。实际情况是关羽受降的将领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举个例子,曹操手下的赵俨先后做过参军和护军,而他在参三军和护七军时,指挥这三军和七军的将领分别是谁都有明确记载。

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
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而于禁全军覆没后,后脚支援曹仁的徐晃所部也不止徐晃一人。根据现有资料,随徐晃同关羽交战的将领至少有徐商、吕建、殷署、朱盖这四人。

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
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这一点在于禁传里也有透露,军队遭到水淹后,于禁是同“诸将”一起登高望水。“诸将”是哪些人呢?目前能查到的有徐州刺史浩周和南阳太守东里衮。

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浩周字孔异,上党人。建安中仕为萧令,至徐州刺史。后领护于禁军,军没,为关羽所得。权袭羽,并得周,甚礼之。
初东里衮为于禁军司马,前与周俱没,又俱还到,有诏皆见之。

顺便,庞德是不算在这七军里的。七军是于禁从中央带来的援军,而庞德早在襄樊战役爆发前就在曹仁帐下,他的上司压根不是于禁。

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
仁使德屯樊北十里。

关羽传里也写得很明白,水淹七军后,关羽是“又”斩庞德。

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此外,庞德的部队有多大的规模也无从知晓,但从史料上来看,留下名字的还有董超、董衡和成何 。

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
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庞德所率领的可能是马超和张鲁的汉中兵团。马超的庶妻姓董,被曹操赐给了劝张鲁投降的阎圃为妻,阎圃的儿子阎璞后来却在吴国当官。个人猜想董衡和董超可能是阎圃的老婆董氏的亲族,阎璞也在庞德军中,并投降关羽,在关羽败亡后转仕孙吴。

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
阎缵,字续伯,巴西安汉人也。祖圃,为张鲁功曹,劝鲁降魏,封平乐乡侯。父璞,嗣爵,仕吴至牂柯太守。

所以关羽灭掉的不是单单一个于禁加庞德,而是曹操的三万中军、若干将领(其中包括刺史和太守),外加原张鲁手下的部分汉中兵团(无法确定是不是全部)。

正因如此,司马懿和蒋济要向曹操强调于禁等人是败于天气而非正面交战。试想,如果这群人是正面交战中被关羽全灭,恐怕整个曹魏都要陷入恐慌。

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

顺便,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而不是数字游戏,不能说曹魏有几十万军队,损失几万过后还剩几十万。军队和将领是要花时间和金钱去培养的,尤其于禁率领的中军的培养成本是最高的,这是跟随曹操百战练就的精锐,打了败仗还要考虑人员消耗、财政损失、家属抚恤、政治影响以及对军队士气的打击。所以石亭之战魏军损失一万,导致对吴形势被扭转,东关之战损失数万改变了整个曹魏的礼制。而于禁投降后曹操面临的窘境是,他居然一时拿不出像样的援军去救援曹仁。

同时,曹操在年初刚刚损失了夏侯渊和汉中,徙民行动又造成国家为之虚耗,之后汉中的东三郡又丢失,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而关羽又联络了宛洛一带的民变,连曹操手下的荆州刺史和南乡太守也向其投降,称这种阵势为“威震华夏”并不为过。不久前许都和邺城又发生过政变,这时要是又跳出几个“汉室忠臣”和关羽搞个里应外合,也够曹操喝一壶的,曹操心虚想迁都也可以理解。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094452.jpg

scarlet416

B72F  2020-12-15 19:02
(scarlet416)
历史失真度太高了,现在掌握的信息都是考古+后人写的传记、史料拼凑而成的
光从难度上来讲,我绝对投始皇帝
可以说,之后的所有王朝都沾了秦皇的光,没有他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行政、法律等一系列国之为国的基础,就没有后面的事了,诸侯不断发展下去,估计就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401433.png

4430dd08

回 71楼(7ec4a52e) 的帖子

名存实亡但是依然存在汉朝这个朝廷在,实然和应然你混淆概念了,在没有篡位之前,曹操仍为汉臣,这个事实你是无法否定的。这也是我提他的封邑这事,表示不存在你说的情况,你连这个都要反对,那么你拿出相应的证据来啊,史料不管是官史还是野史都行,从头到尾你都只是在那像小孩子一样为反而反,连个论据都弄不出来你哪来的底气反驳?曹操对外的一系列外交动作是用的谁的名义?汉朝啊,无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已领不臣,曹操对外都是以汉朝的名字对外动作而不是以曹魏的名义,这种对外都需要借助汉朝的名义的你跟我说曹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不是闹吗?他要真是个独立的国家何必借汉朝的威名自己一曹魏的名义对孙吴行外交事宜不就完了?

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三国志·吴主传》

请注意这段: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这里用的是表字,即并非是曹魏封孙权为骠骑将军,而是上表朝廷推荐孙权为骠骑将军

由外部,外面引申为外显,显示,传达;直系亲缘之外的。由外显,显示,传达引申为奏章,向上传达的文件。由奏章,向上传达的文件引申为格式化、栏目化的文件。——百度百科

曹操确实想称帝,但是却终其一生没有,你不会真的以为曹操一生是忠于汉室所以不称帝吧。对于古人而言,尤其是受到以五德、谶纬为符号的天人感应说强烈影响的中古之人而言,“称帝”之事,绝非从“权臣”往上再升一级那么简单,绝不是一件可以用“从总经理到董事长”粗暴类比的事情。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废三公、称丞相
征建安十七年(212),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汉帝册封魏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七月建魏国宗庙社稷
建安十九年(214),魏公曹操位在诸侯王之上
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进爵魏王、行天子舆服仪仗
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王国太子

以上政治进程都是由曹操集团的战略优势逐渐回升所背书的。自赤壁战败以来,曹操剪灭马韩等西北割据势力、吞并汉中张鲁、两次赴濡须口亲征孙权,实现了对北方的彻底统一,并获得了孙权的表面驯服,整个天下形势,已然悄然从赤壁之后的孙刘抗曹转变为孙曹阴刘。所以,截至定军山之战前(218年)的曹操,尚且还占据了逐步扩大的优势面。

可是,在曹操生命最后的两三年间,原本几乎年年有“进度”的篡汉称帝进程却戛然而止了,曹操也在与孙权媾和后的来信中,以“火炉”之喻驳斥了孙权的劝进言辞,并以周文王自比。之前那么顺利的对汉朝的权力搜刮怎么突然减缓了?

对于孙刘而言,曹操篡位在即已经是共识了,标志便是荀彧之死,故而孙权在前线闻之,特地【露布】于蜀。

但是以当时通讯条件,刘备无法精确掌握曹操动向,无从判断曹操究竟什么时候篡位。汉中则是家门之祸,不可能等一个莫须有事件。既然曹操即将篡位是天下共识,对于刘备而言,政治形势已然有利,所谓【备在蜀中,天下延颈】,而曹魏内部已然不稳,可以马马虎虎说是天下将变。倘若再取得军事胜利,内外夹击,天下将变就会质变成天下有变。

可以看看曹操【设天子旌旗】后的乱局:二十三年正月许昌暴乱;十月宛城暴乱,执南阳太守;二十四年邺城暴乱,魏讽联结卫尉陈祎图谋直入宫禁,公卿百官子弟涉案无数,可谓曹魏政坛超级地震。

许昌暴乱的外因是【关羽强盛】,宛城暴乱及中原民变的外因是汉中大战,邺城暴乱的背景是关羽威震华夏,可以说,自打老曹篡位进入快车道,其内部矛盾已然是干柴烈火,刘备不可能给他从容消化的机会,而一系列军事打击已然点着了火药桶。可以试想一下,倘若孙权不改变战略方向,选择继续攻击淮泗,而曹操死期无可改变,天下局势将会如何推演。

2.gif

sealovesky

不应该常凯申,而是孙某人,孙某人才是建立了民国和共和国的人。

345388.jpg

喵不喵

杨坚难不难不知道,但是真的牛,从五胡手中通过政变光复了汉王朝

401433.png

4430dd08

回 71楼(7ec4a52e) 的帖子

徐晃那段你不看看当时是什么情况?

魏王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丞相军司马司马懿、西曹属蒋济言于操曰:“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操从之。

司马懿蒋济给出的策略就是分离孙刘之间的关系让孙权从后面突袭关羽的后方,你说没了孙权曹操方该怎么做?

孙权为笺与魏王操,请以讨羽自效,及乞不漏,令羽有备。操问群臣,群臣咸言宜密之。董昭曰:“……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操曰:“善!”即敕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羽果犹豫不能去。

魏王操自雒阳南救曹仁,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侍中桓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然。”“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徐晃等势不便耳。”

羽围堑鹿角十重,晃追羽,与俱入围中,破之,傅方、胡修皆死,羽遂撤围退,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关羽闻南郡破,即走南还。

如果不存在孙权出兵的情况,那么曹操、董昭和大部分群臣对战局并不乐观(后来再调张辽)。关羽战败后也并没有立即全军撤退,水军仍然牢牢控制沔水,一直等到南郡被吕蒙占领后才撤兵南下。徐晃没有水军,关羽没了后顾之忧,迟早会卷土重来。

至于曹操内部地区受到前线的影响都开始蠢蠢欲动了

魏王操使丞相长史王必典兵督许中事。时关羽强盛,京兆金祎睹汉祚将移,乃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谋杀必,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

沛国魏讽有惑众才,倾动鄴都,魏相国钟繇辟以为西曹掾。荥阳任览,与讽友善。同郡郑袤,泰之子也,每谓览曰:“讽奸雄,终必为乱。”九月,讽潜结徒党,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鄴;未及期,祎惧而告之。太子丕诛讽,连坐死者数千人,钟繇坐免官。

浑民孙狼等作乱,杀县主簿,南附关羽。羽授狼印,给兵,还为寇贼,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

曹操只剩下几个月生命,许昌暗流涌动,各地叛乱频发。夏侯渊团灭,于禁团灭,乐进已经去世,曹仁满宠困守樊城,张辽驻守合肥防备孙权,张郃驻守陈仓防备蜀汉主力,徐晃和关羽相持,几乎再无兵将可调。哪来的援军再调往荆州前线?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401433.png

4430dd08

回 71楼(7ec4a52e) 的帖子

既然发帖了,就改一下,别光嘲讽啊,你连推翻都没做到,还是现在开始进化到阿q精神YY胜利法了?

none.gif

画画的贝贝

这么正经的话题吗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401433.png

4430dd08

回 81楼(7ec4a52e) 的帖子

别光嘲讽啊,你连推翻都没做到,还是现在开始进化到阿q精神YY胜利法了?还是说你技穷了只能用这种方法找台阶了?

PS:多说几句吧,你说我复制粘贴,但是内容基本是以推翻你的论述为基础的,你只说我复制粘贴,却没有对被推翻的论述做任何反论,那么你说我复制粘贴了就等于把上面的论述推翻了吗?并没有,同时你的论述依然处于被推翻的状态,我寻思这个直接怼人不对事的行为就能称之为推翻了我前面的论述了吗?

a3.gif

莫洛托夫

常凯申?中华民国开国不是孙大炮吗?是不是搞错了?

none.gif

631e407e

文明4这个游戏里面的中国领袖人物就是嬴政和毛泽东,所以显而易见啊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401433.png

4430dd08

回 85楼(7ec4a52e) 的帖子

你说我复制粘贴,但是内容基本是以推翻你的论述为基础的,你只说我复制粘贴,却没有对被推翻的论述做任何反论,那么你说我复制粘贴了就等于把上面的论述推翻了吗?并没有,同时你的论述依然处于被推翻的状态,我寻思这个直接怼人不对事的行为就能称之为推翻了我前面的论述了吗?

还是说这才是你的目的,把水搅浑直接不对议题做论述而是转进到对他人的复制粘贴上?也就是说你做不到反论了开始直接跳过对议题的议论转而怼人从而规避你前面漏洞百出的立论了。我寻思我复制粘贴与否和你的理论被推翻有和逻辑关系?

总结:不就事论事开始撒泼打滚了~~~太难看了。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401433.png

4430dd08

回 87楼(7ec4a52e) 的帖子

何为文不对题?前面我基本都是扣题啊,从帝国到曹魏是否能够吞下吴蜀再到曹操称帝的野心为何没有称帝再到关羽樊城之战我哪个有顾左右而言他,拜托不要学个新名词就胡乱使用好吗?啥叫文不对题?比如你说宋朝的事我反论提清朝这叫文不对题,对于你的情况就是我说曹操不称帝是因为打了多场败仗变为守态,你直接说淮南三叛的规模说曹魏能碾压吴蜀,这就是文不对题,你自己文不对题的反驳却说别人,这算不算倒打一耙?然后就是后面的回复了,你现在干啥?做反论了吗?反论在哪?立论在哪?

none.gif

奈何秋深

感觉应该是朱元璋吧,佃户家庭出身,读过几个月书,16岁时遇到瘟疫家里就他和二哥活了下来。然后二哥外出谋生。自己当了和尚,结果没几个月寺庙也没粮食,做了云游和尚,基本就是乞丐了。这还不难吗?真开局一个碗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401433.png

4430dd08

回 90楼(7ec4a52e) 的帖子

那么你说我复制粘贴了就等于把上面的论述推翻了吗?不就事论事反而说别人复制粘贴直接把议题从论事情本身弄到对方人身上,我寻思这叫不叫撒泼打滚?

我也可以用你的话来反问你:你现实生活是多可怜卑微,要靠网上这样刷小孩子脾气度日?

1017837.jpg

7ec4a52e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